梵呗嘹亮,场面庄严。5月21日,一场荣誉博士授予典礼在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礼堂隆重举行,从泰国各地赶来的信徒近千人参加盛会。泉州少林寺僧众见证了这一仪式,并带来精彩的南少林武术展演,赢得与会人员的惊叹喝彩,为中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再植长青树。
隆重庄严的典礼
泰国僧侣
典礼开始,法政大学理事会主席点燃香火和蜡烛敬拜佛教三宝,并向长老献上祭拜用品;法政大学校长致辞;法政大学理事会主席为长老颁发印度研究专业文学荣誉博士证书;比里·帕依荣国际学院院长为长老献上文学博士服。随后,长老VEN.Arayawangso讲经说法,礼堂全体人员闭目聆听。仪式的各个环节无不展现了泰国这个佛教国家对于信仰的虔诚,对于长老的尊崇,让人内心充满神圣、光荣与赞叹。
受泰国领事馆、泰国国立法政大学邀请,泉州少林寺方丈常定大和尚率领福建省南少林禅武文化促进会、泉州市武术协会、泉州少林寺武僧团前往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礼堂进行禅武文化交流。典礼结束后,泉州少林寺武僧团献上了精彩的武术表演,随着武术招数的变化,现场发出惊叹声,掌声经久不息。
精彩的南少林武术展演
中泰两国友好交流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两国佛教界的交往为巩固和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两国佛教界在两汉时就有往来;三国时期,吴国官员朱应和康泰出使扶南、天竺等南亚、东南亚各国,在《扶南异物志》、《吴时外国传》中记述了泰国早期的佛教信仰情况;梁朝时,扶南国高僧僧伽婆罗来华,在扬州、建康等地传译经论,影响深远。陈朝时,高僧须菩提也来到中国弘法译经。
同时,我国僧人昙无竭等25人赴东南亚各国朝拜佛教圣迹,寻经问道;僧人法盛也曾游历西域、南海诸国;他们的著作为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佛教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改革开放以来,中泰两国佛教友好交流更为紧密。千年佛缘,百年盛世,泰国是佛教国家,而在中国泉州,佛教文化也早已深入百姓的生活,成为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诗人朱熹曾称赞泉州“此地古称佛国,满街都是圣人”。
泉州少林寺是中国南禅宗名刹,是南少林武术发源地,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南少林禅武文化远播海内外,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,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。此次泉州少林寺一行到泰国交流,为中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史再添荣耀,让两国继续成为睦邻友好、法谊长存的典范。
泉州少林寺一行与长老合影
常定方丈在发言中说到,这一次将少林文化带到泰国,对于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佛教层面、各领域的沟通,扩大优势互补,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。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,一定能够深入发掘佛陀智慧,弘扬佛教优秀文化,适应当代社会需要,践行佛教自利利他精神,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。
长老VEN.Arayawangso对南少林的文化传承表示认可,他在采访中说到,常定方丈对少林寺的发展有着较高的视野与规划。这次活动请南少林前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,泰国各个府的要员都有人来参加这个活动,能够让泰国各个地方都能了解到南少林文化。泰国法政大学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大学,因此也给南少林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。长老希望未来有更大的活动,能够再次邀请南少林到泰国交流,也希望南少林禅武文化能够一直传承下去。